欢迎访问365体育在线备用网站!
今天是
2014年12月23日 上午9:41:20 星期二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发布日期:2017-10-20 08:04 信息来源: 365体育在线备用 字体:[ ]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第一篇 防灾减灾十条法则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

 

第二篇 综合防灾减灾常识

 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房屋倒塌、触电和火灾、煤气泄露 

2、为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平常学习防震知识,做好防震准备 

3、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4、为防震准备,每个家庭成员都应知道防震包存放的地点,以及煤气开关、供电闸盒的位置和关闭的方法 

5、在楼房里居住、工作、学习时,应熟悉附近的安全广场和避震的疏散路线 

6、平时应熟悉住所周围的环境,地震时要避开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段,如烟囱、断墙附近等 

7、家里的顶柜上或高架上不可放置过重的物品     

8、大地震一般在10-15秒后会发生房屋倒塌,因此要抓紧时间,行动果断,紧急避险 

9、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10、避震时自我保护、防止伤害的措施有: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头部尽量靠近墙面 

11、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街心广场或空旷的场地 

12、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13、在商场、书店遇到地震时,要及时躲避到附近的大柱子或不易倾倒的大件商品旁 

14、在影剧院遇到地震时,要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舞台脚下 

15、如果在公共场所被挤进人群,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将双手交叉在自己的胸部,尽量用肩背部承受挤压 

16、骑自行车时遇到地震,要立即下车,在开阔地避震 

17、在建筑物内的停车场遇到地震时,要立即从车里出来,趴在车旁或两车之间避震 

18、在野外遇到地震时,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19、在海(湖)边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远离海(湖)岸,警惕地震引发的海(湖)啸。 

20、驾车遇到地震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21、被埋压时如果一时不能脱险,要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使呼吸通畅 

22、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有:用毛巾或手帕等捂住口、鼻,如可能用湿毛巾 

23、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 

24、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25、在废墟中应对余震的方法有:躲开悬挂物或可能倒塌的墙体,用砖石、木棍等加固身边的支撑物 

26、地震后如能自行脱险,下一步的安全措施有:立即关闭煤气开关和供电闸门,迅速离开危险的房屋 

27、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被烟雾和毒气窒息,或逃生行为不当等 

28、防止家用电器失火的措施有: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随意乱接电线、电源,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29、当火势很小时,灭火的方法有:用水、灭火器、沙土等将火浇(压)灭,或用毯子将火焖灭 

30、一旦发现火势不易控制,要立即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尽快拨打“119”报警 

31、煤气着火的灭火办法是:用湿毯子或湿棉被等捂压,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53、如果自己的衣服着火,又来不及脱衣时,要立即躺倒,让别人用毯子或水将火焖灭或浇灭 

32、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来自门外,开门前要先用手摸一下门的温度,如已发烫,则不宜开门。

33、发生火灾时,如果窗外有雨水管或避雷针管线,可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利用管道或管线攀援而下。

34、发生火灾时,如有结实的绳索,可将绳索一头拴在窗框或床架上,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缓慢攀绳而下。 

35、如房间外起火,所住房间连通阳台或距楼顶近,可直奔阳台、楼顶平台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救援。 

36、发生火灾时,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盲目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7、如果火势不猛,有可能冲出火场的时候,可向头上和身上淋水,或用湿毛毯包裹身体,冲出险区 

38、如有浓烟,不能直立行走撤出火场时,可弯腰贴近墙壁前行,并用湿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穿过浓烟 

39、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保存生命的方法有: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

40、为防洪而储备的必需物品应有:食物、饮水、炊具、衣物、火柴或打火机等 

41、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有效的方法有: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 

42、遇到洪水来临,可迅速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待救援 

43、如果洪水严重,可代替木筏自救逃生的用品有:门板、床板、木箱子、木柜子等 

44、当遇到歹徒入室抢劫、盗窃时,要冷静、不慌张,记下歹徒的体貌、口音等特征,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 

45、在街上遇到抢劫时,避险的措施有:寻找机会求救,看准时机向人多的地方奔跑,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46、在公交车上防止盗窃的方法有:把随身携带的包置于胸前,以防小偷割包、掏包 

48、歹徒作案逃离后,要注意保护现场,歹徒用手摸过的物品不要马上收拾要等公安人员提取现场物证后再作处理

49、回家时如果发现小偷正在室内行窃,一定不要大喊大叫,要马上找来邻居或保安人员,将小偷扭送派出所 

50、面对持凶器的歹徒,要注意自我保护,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尽量不单独与其正面冲突,以免受到伤害

51、有陌生人敲门时,应问明身份、来意再决定是否开门,防止歹徒进入伤害家人和抢劫财产 

52、在楼道或门口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觉,不要与陌生人同时进楼或在其面前打开家门,防止歹徒突然袭击

53、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时,不要多交谈,更不要轻信而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陌生人 

54、居家时的安全意识有:出门时或睡觉前将家门锁好,哪怕出去散步也应记住锁好房门 

55、由于被撬的门锁多数是性能陈旧的,所以防盗门锁应安装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性能可靠的

56、外出时防止偷抢的措施有:不在公共场所清点现金和行李中的贵重物品,以免引起扒手的注意 

57、在提款机取款时防骗抢的措施有:要求后面的人与自己保持一定距离。在输入密码时用身体遮挡键盘,以防被别人看到。 

58、乘火车时应注意的安全措施有:不要把装有钱和贵重物品的外套挂在衣帽钩上或餐车的椅背上,以防小偷随手偷盗。

 

第三篇 暴雨灾害应对常识

    暴雨,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看出是指降雨强度和降雨量相当大的雨。我国除个别地区外,统一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暴雨往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暴雨,通常指1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有三个:一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二是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三是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集中地带主要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多发地区。

  一、暴雨的危害表现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危害

  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林果业和渔业,还能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二、暴雨的防御措施

  (一)行车遇暴雨怎么办

  现在很多人喜欢自驾车出行,但自驾最怕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问题,如果遇到暴雨,我们该怎么办呢?专家告诉我们说,暴雨中行车,因能见度下降,地面湿滑,有时还有雷电大风等剧烈天气,这时就应:

  1.打开汽车小灯,握好方向盘,小心驾驶,注意行人,低速行驶,慎用制动。因轮胎附着系数低,制动距离会更长,极易出事。

  2.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的安全地带停车。

  3.不熟悉的路况,不了解积水深度,不要轻易地让汽车涉水。

  4.千万不能急加速,这样飞溅的雨水容易被进气管吸入,造成损伤。应尽量放慢车速,小油门谨慎前行。

  5.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呆在车内。

  6.如不小心车子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进行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而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并通知4S店施救。也可请路人帮忙,将汽车从水中推出来,尽快进行修理。

  7.如紧急需出车,遇有暴雨必须行驶,则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先将空气滤清器拆下或将进气软管抬高,或将排气管用橡胶软管接高。使汽车的进、排气口尽量远离水面,减少发动机进水的可能性。

  8.行车时,应尽量躲避对方来车行驶时所拥起的水浪,必要时可停车让对方汽车先通过。

  9.当水淹没高度达到车轮半径时,应尽量避免让汽车涉水。采用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的方法通过。

(二)突遇暴雨、洪水围困应对招数

1、积水中行走要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

2、被困人员,要迅速向高处转移。

3、电线下垂时,要迅速避远,防止静电。

4、用能漂浮的材料扎筏逃生。

5、被卷入洪水中,要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借机逃生。

6、尽快和防汛部门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寻求救援。

7、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爬上带电的电线杆。

(三)日常防护措施

  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给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是降低损失的重要方面。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6.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7.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8.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第四篇 怎样预防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公路、城市街道、铁路、航道、空中以及与道路一体的桥梁、隧道、轮渡设施、作为道路用的电梯等地的伤亡事故。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交通事故致残数量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驾驶人员的操作失误,又有道路状况、气候影响以及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等多种原因。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一、作为驾驶员应注意:①避免开快车。“十次事故九次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时,驾驶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感知外界的变化,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应对措施。②杜绝酒后开车。饮酒对人大脑反应、判断力、注意力都有一定影响,容易引发事故。③不能疲劳驾驶。疲劳使人知觉减退、反应迟钝、容易发生判断错误,引发事故。 

    二、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和非机动车道。混行道路上注意靠边行驶,行人不能在道路两旁嬉戏、打闹。无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出行时应有家人陪同照顾。

   三、铁路、列车工作人员要恪守工作职责,严格遵章守纪,教育旅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旅客应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人员积极配合。铁路道口要加强管理,行人或车辆通过道口时要谨慎,严防事故。

    四、水上交通应禁止超载,气候条件不好时,严禁违章行驶。

五、航空方面要作好安检、警卫工作,防止危及安全的人员和物品上飞机。乘机人员也应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如:不携带危险品或锐利器械,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不准吸烟等。

 

第五篇 突发事件应急基本知识

    1 、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经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公众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